当前位置:秀美谷 >

情感 >生活常识 >

花鼓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花鼓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花鼓戏是湖南省的地方戏。

花鼓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1

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作为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湖南花鼓戏分为长沙花鼓戏(益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等。

均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各有代表性剧目和音乐声腔。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

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

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花鼓戏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花鼓戏的分类: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浏阳、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戏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花鼓戏剧种。早在清代中叶就在这些地方流行开来,盛演不衰。

长沙花鼓戏主要声腔是"川调",为大部分剧目所采用。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弦子腔"。

岳阳花鼓戏

源于临湘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湖北通城、崇阳等地。清代嘉庆《巴陵县志》就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

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等。

花鼓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常德花鼓戏

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于民间的"采茶灯"、

"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曰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淫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

解放前,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主要剧目有《林英观花》、《跳粉墙》、《拣菌子》、《双下山》以及解放后改编的《尤二姐之死》。新编现代戏《山村兽医》。

湖南花鼓戏除声腔音乐外,不少传统剧目是从汉剧搬过来的,据说有几百个,如《宋江杀惜》、《梅龙戏凤》、《关王庙烧香》、《槐荫送子》、《清风亭》、《赶潘》等。

衡阳花鼓戏

衡阳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的名称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衡州花鼓戏。

常宁一带称之为"马灯",攸县、茶陵一带称为"地花鼓",安仁一带称为"花灯",永兴江左一带也叫"花灯",江右则叫"唱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曾称为衡剧,1954年,湖南省文化局命名衡阳花鼓戏。1983年编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定名衡州花鼓戏。

花鼓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2

中国地方戏是中国地方戏中最大的剧种,通常指湖南花鼓戏。湖北、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等省也有同名地方戏。

在众多名为“花鼓戏”的地方戏中,湖南花鼓戏是最受欢迎和影响的。

湖南花鼓戏根据流行地区不同可细分为六大流派:长沙花鼓戏(益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衡州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

长沙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首,是湖南花鼓戏的代表。狭义的“湖南花鼓戏”就是“长沙花鼓戏”。

在长沙花鼓戏曲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剧目。小戏有“堆子戏”和“三小戏”。

多数剧种是在民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折子戏在大本戏中经常单独表演,是长沙花鼓戏中最受欢迎的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依靠老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得到了挖掘和改编。

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岳阳花鼓戏是湖南戏曲六大剧种之一,在岳阳县称为“岳阳花鼓戏”,在流传到湖北的桐城、崇阳两县改称“提琴戏”。

花鼓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第2张
  

岳阳花鼓戏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包括123个传统剧目。《补背褡》、《恩夫》、《大碑塘洗澡》、《十送》、《雪梅教子》、《三子争父》等剧目长期以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在历来重大的会演中,岳阳花鼓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衡州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南南部的一种民间剧种。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它们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被称为“花灯”,在攸县、茶陵被称为“地花谷”。

在安仁被称为“花灯”,在永兴河左岸被称为“花灯”,在永兴河右岸被称为“貂蝉”。

衡州花鼓戏是湘南唯一的古画剧种,主要是从衡州方言中提炼出来作为舞台语言。声腔基本以“唢呐牌子”和“川子调”为主,音乐以活泼、开朗、高亢、激昂著称,热情奔放、载歌载舞、山歌浓郁的表演形式是衡州花鼓戏的基本艺术特点。

永州花鼓戏又名零陵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老花灯,或称名曲,是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的结合体,民间歌舞是其繁衍发展的基础。

代表剧目有《云南寻夫》、《打安徽》、《赶子牧羊》、《萝卜劝夫》、《三看亲》、《假报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辑了40多部现代戏剧,改编了近20部传统戏剧。

其中《云南寻夫》、《红娃》、《月明心亮》、《响姑》等,曾先后参加省里的戏曲会演、调演,获得好评。另外,还移植演出了现代戏100余个,历史戏近40个。

标签: 花鼓戏 地方戏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meigu.com/qg/shenghuochangshi/7pe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