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秀美谷 >

情感 >生活常识 >

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

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1

1、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

2、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所以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荡秋千

秋千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5、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总结:清明节风俗有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

清明节的来历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之后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2

清明节的美食有哪些

清明节的美食首当其冲的就是青团,但是青团不是全国各地都会吃,一般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吃的比较多。青团它是一种糯米制品,是将艾草汁或者是鼠曲草汁,混合在糯米粉当中制作出来的。青团的颜色呈青绿色,有着浓郁的青草香气,而且口味繁多,比如大家爱吃甜味的花生馅,豆沙馅,芝麻馅,以及南方特有的'咸味的咸蛋黄馅以及菜肉馅,深受大家的喜欢。

香椿芽也是在清明时节可以吃的一种美食。香椿芽其实是长在香椿树上的嫩芽,每年的3月份开始慢慢长,等到4月份清明节前夕,这时候的香椿芽最嫩,而且香味最浓郁,采摘下来可以直接炒着吃,或者和鸡蛋放在一起做成香椿芽饼,也非常的好吃。但是香椿芽它的生存时间是非常短的,过了这个清明时节,香椿芽就会变老,一般是不食用的。所以在清明节的时候,大家可以抓紧时间来品尝香椿芽。

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第2张
  

乌米饭也是江苏地区的一种传统的美食,一般在清明节的时候会吃乌米饭。其实乌米饭就是用乌米加上乌米汁来制作而成的,所以做出来的米饭是呈现出黑的颜色,而且有特殊的乌米的香气。一般吃米饭的时候,需要在里面加入白糖和猪油拌着吃,香甜软糯和油润。

很多地区会把撒子当做零食来吃,但是在我国撒子其实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因为清明节有吃寒食的习俗,在古代清明节是不能来动火的,所以必须吃这种可以放很久的食物。因此将面粉制作成细条,然后放到油锅里炸,既香又好吃,而且可以放好长时间。

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3

清明节的由来是什么

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第3张
  

寒食节禁火食冷的`习俗,源自于一个“割肉啖君”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在一次流亡中饿晕,始终跟随他的忠臣介子推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烤熟给他吃,令重耳很受感动。后来,重耳当上君主封赏群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向他提起,他才派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看到重耳身旁尽是小人,便背着老母躲进深山。为让介子推下山,重耳下令烧山,然而直到最后介子推也没下来。等火灭了,人们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被烧死在一棵柳树旁,柳树树洞里还有一封写给重耳的信,希望重耳亲政清廉,体恤百姓。重耳十分悲痛,下令以后每到介子推忌日,全国禁烟火、吃寒食,以示纪念。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meigu.com/qg/shenghuochangshi/ozkm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