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秀美谷 >

情感 >阅读 >

中班幼儿随笔(15篇)

中班幼儿随笔(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幼儿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幼儿随笔(15篇)

中班幼儿随笔1

在“现代工具”活动中,幼儿看了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很多现代化的工具后,充满了创作的热情,纷纷表示要搞发明创造。于是,我就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造清洁工具。

这次主题的区域活动,形式有绘画、插塑、搭建、橡皮泥塑等。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孩子们的创作非常有新意,面且作品也很好看。可是,除了绘画作品孩子可以保留下来之外,其他的作品很难保留。如果用照相机拍下孩子的作品,那有多好呀!我说出这个愿望,孩子们创作起来更带劲了。我从园里借来了数码照相机,为每位幼儿的`作品拍照。当我来到积木组时,只见钰钰在擦眼泪,桌子上一样作品也没有。这个平时挺机灵的小姑娘今天是怎么了?于是,我轻轻问她原因,并保证帮助她。

终于,她向我敞开了心扉:“今天没有搭成功,因为已经没有轮子了。”听到这句话,我马上表扬她做事认真,并让大家一起拍手鼓励她。此时,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但是,我还是为她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她重新搭了一个。等我刚刚为幼儿盛好饭菜,走到她身边时,她的作品已经完成了。我马上补拍了一张照片。听着她那轻快的脚步声,我松了一口气,为孩子的成功,也为自己给她留了一个机会。从这次意外的活动中,我感觉到,老师不要吝啬一个机会。这对于老师来说,可能是麻烦了一点,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意味着师生感情变深了、成功的体验变多了、信心增强了……

中班幼儿随笔2

这学期班上转过来一个孩子叫坤坤,凡是在班里和他挨着坐的小朋友,最多不超过三天,家长便找上门来要求调座位。有的孩子说坤坤拧了他的胳膊,有的孩子说坤坤踩了他的脚。不夸张的说,全班小朋友的家长都来找过我。对坤坤我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收效甚微,该怎样办呢?

经过观察研究,根据坤坤好动的特点,我引导他把精力用在为班级、小朋友做好事上。安排他做卫生检查小组长,接下来又安排他做班级安全管理员,结果他忙碌并欢乐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坤坤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一天,坤坤又拧了小朋友的胳膊。

我就在坤坤的`旁边轻轻的蹲下,对他说:“坤坤,你不是教师心中的好孩子吗?今日是怎样了?”这时,坤坤站起来拉住我的手,怯怯的说:“教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打小朋友了。”看来,前一阶段的教育方式还是有效的。

自此,我依然坚持用心捕捉坤坤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进行表扬,从孩子们的眼神中能够看出孩子们逐渐接纳了坤坤,坤坤的脸上也常常挂着微笑。

中班幼儿随笔3

近几天由于天气变化,一直阴雨连绵,小雨下个不停;农村幼儿们自然穿着泥鞋,撑开自己的小雨伞上学去,小雨伞在教室门口遇到了困难,怎么也进不了门。农村多数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完全是爷爷、奶奶照管的,可以说只管了孩子吃饱、穿暖,根本没有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不会做简单的小事,连小伞就不会收;班上有位小朋友,早上在爷爷的陪送下,高高兴兴的上学去,经过外面的大铁门时小伞很容易进去了,可是:到了教室门口,小伞怎么也憋不进去;孩子每天走进教室和老师拥抱是必须的,目的是让孩子整天有个好心情,开开心心的在园游戏和学习;多数小朋友在教室门口都会收拾好自己的.雨伞,走进教室和老师抱一抱,唯独有一个小朋友,打着雨伞呆呆的站在教室门口一动不动,眼巴巴的望着老师,无法进门和老师拥抱;在老师和幼儿们的启示下,他才慢慢地将小伞左歪歪、右斜斜,憋不进去;又用小手把伞骨硬压,小伞还是无法进去,孩子急的满脸通红,老师又鼓励他说:“你真棒,我相信这点小事,你会想办法解决的,快来和我抱一抱,”小朋友更着急了,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这时教室里的小朋友马上去帮助他解决这个困难,把小伞收拾好了;顿时这位小朋友的脸色由雨天转为晴天,擦掉了眼泪,换上了笑容,大大方方的走进教室和老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从此以后这位小朋友知道了,小伞是这样收拢的。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出现,只要家长和老师多加强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中班幼儿随笔4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发图书、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发碗,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王雨涵轻声对我说:“强老师,我也想发勺子。”我看了她一眼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去发了。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王雨涵那纯净的眼睛充满了畏惧,继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王雨涵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王雨涵叫到身边,夸奖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孩,以后一定请她发勺子,她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王雨涵分了一个星期的勺子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她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了。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中班幼儿随笔5

今天带孩子户外活动回来后,像往常一样我请孩子进厕所上厕、洗手,同时我又重复着对孩子说:“洗手的时候把袖子卷起来,擦好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十个手指交叉搓搓,肥皂冲掉甩甩干。”大部分孩子随着我的口令进行正确的洗手,我也在旁进行个别孩子的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孩子陆续的离开了厕所,这时我也走到水龙头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洗手“程序”。当我快速的洗完手后正准备离开时,门口出现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老师,你没有手背搓搓,还没有甩甩干。”突然之间听到孩子认真的说出这句话,我整个人呆了,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能尴尬的笑笑说:“哦,老师的手不是很脏,稍微洗一下就好了。”孩子听了我的解释,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走开了。

等我安静下来后,我越想越不对,这样的'回答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榜样的,于是在第二天的晨间谈话中,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勇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有个别老练的孩子竟然还拍手说:“我们原谅你了,下次不能这样了。” 作为老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常常会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比较随意,你的教养笔记提醒了我们:在对孩子提要求的同时别忘了孩子的眼睛正看着老师呢,常言说的“言传身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所应思考与重视的。

中班幼儿随笔6

让小朋友自主阅读,这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模式。但是对于小班刚开始如何更好地推动这种方法,也确实值得我们来思考。以下就是我碰到的问题:一天又到了图书阅读时间,幼儿正在自主阅读。突然,仔仔(一个幼儿的小名)急冲冲地跑过来说:戴老师,拉拉抢我的书本。当时的我马上就过去看拉拉,只见他还笑眯眯地拿着小书准备要看,问他为什么要抢书?自己不是有本小书吗?他一见我就说:“这本书不好看,这本好”。于是我又说道:好看的书要大家一起看,但是这本小书本来是仔仔的,你不能去抢,这个行为不好看,还给,仔仔。

边说边把拉拉手里的小书拿过来给了仔仔。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当时的我并不在意。直至在类似的自主阅读时,这种情况时而发生,也有许多幼儿来我地方告状,谁抢了我的书。让我想到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而且有些幼儿是教育过之后还是存在这种问题,我知道也许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后来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篇有关幼儿抢玩具的案例及原因,想到也许在阅读时幼儿抢书也是类似的原因:

1、自我中心化。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来说,1岁半到3岁的孩子都是从自己的感受与需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物品都是自己的,不会想到别人的感受,也就是不会移情。

2、具体化的思维,他们在抢玩具时只关注到自己要的书本,就是直接采取行动,就是抢。

3、语言能力的有限性,对于小班的年龄,幼儿的语言发展有限,不会适当的表达,而是直接的行动。

4、交往策略的缺失,对于小班的幼儿更多的是模仿,且缺少相应的社会交往技能。也许他们的抢书只是他们想交新朋友的一种方式。对于查找到的原因,让我回忆那些例子,确实符合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中班幼儿随笔7

幼儿园的工作事无巨细,幼儿的一日常规要时时做好引导,做好随机教育。孩子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在吃、睡、玩上,老师要从这三种开展教学活动,所以老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吃点时间到了,今天孩子们吃的是西瓜,每次吃西瓜,孩子们都会有秩序的把西瓜皮扔到垃圾桶,但西瓜种子却密密麻麻的躺在地上,孩子们吃了两口西瓜,地上已有星星点点的种子了,我若无其事的做到孩子们中间,有几个孩子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终于好奇的孩子问道:“卢老师,你脸上怎么了”,我疑惑地说:“我脸上怎么了?”一一说:“卢老师,你脸上长了个黑东西。”我试图用手去拿下来,“哎呀!好疼啊!怎么会这样?你们帮我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孩子们都围过来,轻轻的碰触着我脸上的黑东西,小心地问:“老师,你疼吗?”我痛苦地说:“很疼!”“老师,你脸上是西瓜种子”男孩大声地说。我说:“西瓜种子怎么长到脸上了呢?”女孩说:“是我们吃西瓜乱吐种子。”“对啊,大家这么不注重卫生,把种子吐得到处都是,西瓜大王生气啦!它让西瓜种子跑到老师脸上了,我们该怎么办?谁能帮帮老师?”“老师,我们不乱吐种子了。”“老师,我们把地上的种子都捡到垃圾桶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吃完西瓜的宝贝开始收拾散落的西瓜种子。我说:“好的,我们一起收起来,我脸上的西瓜种子可能会掉下来呢!”孩子们干的更快了,不一会儿地上干干净净,我让孩子帮我取下脸上的西瓜子,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我们成功了!”

从此以后,孩子们吃西瓜再也不会乱吐种子了。

中班幼儿随笔8

每个班级每周一次专职阅读课,上课的地点是师大图书馆学前教育分馆。这个馆位于校本部园园内。馆内藏书在师大的电子图书馆上可以搜索到,但是师大的学生不可以借阅,只提供给园里的班长教师和在读幼儿的家长借阅。藏书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并且每年会把相应较老的书籍“淘汰”到各班。馆内图书分为“情绪情感”“自然科学”“中国元素”等类别分类摆放。图书馆配一位专职阅读老师。负责每班一周三十分钟的专职阅读教学。

专职阅读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专职老师讲一个故事,第二部分是幼儿自主阅读。一般会定月主题,然后那一个月讲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专职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会对绘本故事上的文字内容进行改编,用幼儿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去讲述。因为绘本故事上的文字其实是写给成人看的,所以成人在把这个故事的'传达给孩子的时候要进行二次创作,这就是不是人人都能讲好故事的原因。在讲完故事之后不会进行有价值引导的提问。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可能需要儿童自己去体会吧。

在自主阅读的时间,孩子们会拿着贴着自己名字的仙女棒(小中班会贴上照片)去找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拿走图书的同时,留下仙女棒,以便于在放回图书时很快找到位置。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拿刚刚老师讲的拿本书来阅读(一本多册),这种重复阅读的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有的孩子重读时,会专注于图画,他们回去关注图画中的细节,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去将图画与刚刚老师所讲述的内容相联系;有的孩子重读时,会专注于故事中的文字,他们阅读这些书面语言时已经有了刚刚简单易懂的语言作为基础,再理解这些书面语言将不再是难事。书面语言的习得是汉字认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算是为入学做准备吧。

中班幼儿随笔9

知识决定命运,阅读改变人生,人生因阅读而美丽,民族因阅读而兴旺。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整体的阅读水平。研究发现,3~8岁是儿童逐渐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期,人的阅读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的发展,即获得阅读能力的学习和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力的学习。8岁以前的儿童应当掌握的是基本阅读能力,而在8岁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些基本阅读能力去进一步形成获取信息的.方法技能,即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去学习各学科知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自主阅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已阅读书籍。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决不是指幼儿认识了一些字后可以自己阅读的意思。幼儿的阅读大多是一种图形的阅读,情感的“乐”读,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形、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是孩子在没有获得全部文字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的能力。由最初看不懂到循序渐进能看懂的这一过程中,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当有了自主阅读的经验后,孩子从自主阅读中感受到书籍所带来的乐趣时,会慢慢养成下意识关注阅读内容,不断扩大阅读的领域。尽管他们还不完全识字,但是他们已经能够独立阅读各种图文并茂的书,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才会对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具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才会在阅读中跨越时空、纵横古今,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广度和心灵高度的培养。”

“有效”指有成效,有效果,“指导”指指点引导。自主阅读不是一学就会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习惯形成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指导幼儿自主阅读不是“早期识字”,教孩子认字,给孩子一本书让他自己去看,也区别于看图讲述中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合理的帮助和指导,是要我们很好的把握和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幼儿的自主阅读关系方面的关系,教师主导过多,幼儿形不成自主的阅读习惯,但教师主导过少,孩子也手足无措,不会自主阅读。儿童不是天生就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的,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运用教育策略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班幼儿随笔10

手工课上,小朋友们正在制作项链。有的幼儿在用吸管串项链,有的把橡皮泥捏成小团,粘在绳子上,也有的是把彩纸折成小圈,再把彩圈串连起来做项链。 雯雯与小玉边做边热切的交流着,雯雯说:“你看,我用吸管穿的项链好不好看?我要把这个项链送给妈妈。”

小玉点点头,却在一旁手忙脚乱的补穿项链。原来她不会打结,刚穿好吸管,一拉绳子,吸管又掉了。看到小玉的着急样,雯雯探过头来:“我来教你,看!也可以用双面胶粘住绳子两端。”在雯雯的帮助下,小玉也穿好项链了。 另一组的桐桐选择的是用橡皮泥制作项链,但他把橡皮泥捏成很大的团,粘在绳子上显得有点儿粗糙了,同桌欣欣看见了,就提醒他把橡皮泥捏小一点。桐桐抬头看到欣欣做的项链很漂亮,红黄蓝三种颜色间隔排列,橡皮泥捏成的小团也较均匀。桐桐感叹一声:“好美呀!我也要做三种颜色的项链。欣欣乐意地主动帮忙。虽然桐桐的'小手显得有点儿笨拙,但他还是低着头认真地做着。

同伴之间能互相帮助真不错,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 接下来的时间,桐桐自己耐心地穿着,他选择的是黄绿紫三种颜色,他的速度有点儿慢,有时他会穿好几个举起来让我确认一下,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后,他低头微笑一下又做了起来……真高兴他能有这么个认真劲儿,是个积极要求上进的孩子。 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们要给以更多的帮助,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一份成功,获得一份满足。

中班幼儿随笔11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但是,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与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不合群、独占、争抢玩具、甚至打人等不良行为。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幼儿间愿意合作很难,需要老师的培养,我们老师要尽量在游戏、学习、运动中创设一些情景,使幼儿逐步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促进幼儿间的合作,体验合作后的快乐。我在一日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合作提供材料

开学初在语言活动十二生肖中提供了一个幼儿合作的环节,利用十二生肖图片进行排排队,三个幼儿一份材料。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孩子主动选择两位孩子进行一起操作,在这操作的过程中能看到孩子间的分工、协调,能力强的幼儿一下子就完成。可是也有发生争吵的,为了自己能拿上固体胶,抢着拿图片粘贴,使操作活动无法进行。看到这种现象,说明幼儿之间缺少合作的意识,在以后的操作活动中都以两个或三个孩子一起完成同一个目标。几次活动后,幼儿尝到了与同伴间合作的快乐,渐渐地萌发了合作的意识,材料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

二、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合作提供环境

幼儿自由活动时喜欢看图书、听故事、摆弄玩具。根据这一特点,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幼儿把家里好看的图书、好玩的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共同分享,相互讲述故事的内容,交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另外引导幼儿做一些安静的游戏,如:抢椅子、捉小鱼等,通过这种自主的环境来促进幼儿间的合作化,幼儿在这样的自发自主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协商与合作的机会。

三、在运动活动中为幼儿合作提供机会

幼儿运动中帮助他们设计了各种俩人和三人一起玩的游戏,给幼儿的合作提供了机会,并教会幼儿一些合作技巧。如:抛接球、跳纸棒、翻绳、炒豆豆、运货等。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增进了幼儿间的合作,自行选择玩伴,共同商讨游戏规则,渐渐地使幼儿间的合作与交往成为一种需要,一种必然。

同时,老师们平时注意收集信息,及时拍摄幼儿间合作的情景,并把照片或录像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共同欣赏、相互讲述,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合作是幼儿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是将来的人们必须具有的而且是不可缺乏的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间的良好合作意识以及合作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中班幼儿随笔12

孩子在越来越丰富的活动中,一方面不断储备大量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幻想,使幻想的发展逐渐趋向完善。但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需要家长来营造,只有家长的有意识参与才能让孩子的天空更加广阔。

1.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看的眼睛

孩子在玩耍中主要是用眼睛来认识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所以,眼睛看到的形象是孩子积累表象的第一途径。因此,父母要从孩子幼小的时候起,尽可能地多让孩子感知客观事物,并引导孩子全面、仔细而且深刻地观察,以便孩子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的事物形象。 父母可以扩展孩子的'活动空间,家里、公园、游乐场、乡间田园等等都让孩子的小脚踏进去。让孩子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游戏、玩耍,带他们走进名山大川,看看长河落日、看看秀山丽水的自然风景,领他们到名胜古迹,烈士陵园中参观、访问、游戏等,让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陶冶孩子的性情和情操,提供他们的审美能力,激活孩子静态的想象思维。

2.让孩子多听故事

多听故事,就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使孩子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经常听广播中的评书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相声等节目,还要抽空多给孩子讲故事。同时,还要启发孩子自己多讲故事。开始可以复述故事渐渐自编故事,这对发展孩子的幻想是有益的。

3.陪孩子一起读书

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看书,这对他幻想能力的发展就有利了。因为靠听别人讲故事,总归有局限,如果自己通过视觉来阅读,就可以经常主动地进行再造幻想。孩子可以根据已有的故事自己来猜测和想象下一步是什么。所以,只要孩子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要及早指导孩子阅读,而且还要多给孩子买些书,为孩子大量阅读提供条件。读后最好还能鼓励孩子增添人物和情节,并由此创造出一个更为引人入胜的幻想世界来。

4.教孩子绘画和写话

从小教孩子画画,有助于发展他的观察力,也有利于幻想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画什么,总是先想象而后才画出来的,即使三四岁的孩子,有时画个东西什么也不像,但这培养了他的幻想能力。至于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让孩子把想说的写下来,也是培养孩子幻想能力的好办法。因为要通过文字写清楚一件事,没有反复认真的想象是不可能的。

5.陪孩子做游戏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经常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支持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让孩子适当看看电视和电影……这都有助于孩子积累经验,充分的幻想。父母也可以亲自设计并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富于幻想的游戏,如过家家,扮演警察捉强盗等,也不失为鼓励孩子张开幻想翅膀的好方式。

中班幼儿随笔13

一天早上,小囡的奶奶把我叫到一边,告诉我这几天多注意一点小囡。因为最近几天接她回家时,她都会满头大汗。留心的家人还发现,只要是在家里没有事情时,她也会把两条腿放在一起用力摩擦,而且一会就浑身出汗。家里人知道这是不良行为,但不知道怎么帮她纠正,请我们帮助她改正这个坏毛病。

我知道,她的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偶然碰到了身体的某个部位,喜欢那种特别的感觉,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但也要注意纠正的方法。如果有几天让她没有继续受到这样的刺激,很快就会忘掉的,但如果纠正不当,反而会加深她的'印象,促使不良行为养成不良习惯,到那时就不容易再纠正了。

听了我的解释,小囡的奶奶松了一口气。我接着告诉小囡的奶奶,应尽量多注意小囡的举动,一经发现,要立即采取做其它动作或活动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尤其是睡觉前等孩子独处的时间里,注意陪伴她,和她说话或讲故事给她听,分散她注意力,使之自然入睡,减少她不自觉行为的机会。平时应坚持多一份关心,多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减少责备、埋怨与压力,更不能呵斥或打骂。

上课的时候,我也密切注意观察小囡的举动,就为了纠正小囡的行为,我和其他老师商量,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多安排小囡做事情,在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在挂好挂图转身过来时,发现小囡又有些不自然,我就很自然地说:“小囡,你站起来帮老师看一看,老师有没有把图挂偏,好不好啊?”小囡很高兴地站起来,仔细地看了一阵,才说:“老师,就是上边的一个角折了。”我赶忙说:“小囡观察真仔细,听得也一定认真了!”并把那一个角抻平压实,请小囡再坐下时,她已经忘记了刚才的动作,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来。

现在,小囡的奶奶喜滋滋地告诉我,小囡接回家时身上不在出汗,在家也比以前好多了,再经过一段时间,小囡就会彻底摆脱了那个不良行为的困扰了。

中班幼儿随笔14

《梳小辫的幸福》

每天午睡起床后,搬把椅子坐在孩子们中间为他们梳辫子已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享受。其实我并不太会梳理头发发,每次给孩子们扎的辫子总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们喜欢,我就沉迷不醒。而且它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孩子,触摸孩子的心灵;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因人施教,适时指点;让我和孩子们之间更加信托、感情好、和谐。

每当这时,我们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了。孩子们总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说个不停。

“老师,我妈刚给我买了电子琴!老师,那首歌我会了!老师,我敢走独木桥了……”当然,此时也是我了解他们生活、心理和举行适时指点、鼓励的好时候。“你最喜欢老师啥子?你不喜欢老师啥子?你最愿意参与哪个活动?你现在睡觉还用妈妈陪吗……”这些他们日常平凡避而不答的问题,这时就会都争着回覆,而且绝没有谎言。就这样,我把每天起床后给孩子梳理头发作为一种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个漂亮的发式作为对孩子的一种赏封。

看到梳好小辫的孩子一个个满意的回到座位上,脸上洋溢着无以言表的欢愉,此时,我与孩子一样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这日复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明新奇、新鲜、新意中积攒起来的。

中班幼儿随笔15

斌斌上个学期就在我们班,不过天一冷就退园了,因为奶奶舍不得孙子。斌斌的妈妈告诉我,她上班孩子在家跟奶奶,奶奶特别娇惯孩子,都这么大了,上厕所还要奶奶脱裤子,更不用说自己穿衣服了,把他送到幼儿园就是为了让老师好好帮助他。这一学期,不管奶奶说什么都会让孩子天天来上幼儿园,不会退园了。

通过观察,我决定首先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斌斌是个内向的孩子,可能是自己也知道各方面不如别人,有点自卑,有了愿望也不会主动向老师表达,好几次只要我们不提醒就会尿到裤子里,每次给他换裤子,我都会嘱咐他“以后有尿的时候要和老师说,脱不下裤子来没关系,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们温和的态度让孩子完全对我们产生了信任,再以后他想小便的时候会主动告诉我们。接下来就是培养他的自理能力,我们手把手的教他洗手、脱裤子、提裤子、穿衣服、脱衣服、叠衣服、穿鞋……斌斌学的很认真,可能是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吧,斌斌学的也很吃力,我们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教,有了进步就表扬他,妈妈也积极回应他。慢慢的,斌斌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生活能够自理,活泼开朗的孩子,原先的自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斌斌的转变,让我们认识到,每个适龄的孩子都应该上幼儿园接受教育,集体生活是可以锻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家长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到了入园的年龄也舍不得送孩子上幼儿园,受伤害的最终还是孩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meigu.com/qg/yuedu/q18g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