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秀美谷 >

情感 >生活常识 >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内容:赵王得了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听说后就想把璧骗到手。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1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1、完璧归赵是什么时期

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主要涉事的国家有秦国、赵国,主要发生的地点则是在章台,它在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是非常高的,是秦国的象征之一,著名的未央宫就是在章台上建造的,因此意义非常的特殊。

2、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完璧归赵的故事中,主要人物有蔺相如、赵王、秦王、廉颇,当然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蔺相如,正是他的口才,才最终让秦国将和氏璧归还,在历史上被传为一段佳话,体现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当然廉颇也有不小的功劳,而秦王则沦为陪衬。

3、完璧归赵的意思

关于完璧归赵这个成语,许多人都知道,但有些人却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它的本意是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而后来人们常用它做比喻将物品完好的归还给原来的主人,告诉我们东西借用之后应该归还,不要据为己有。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

完璧归赵发生在更远前283年,地点是秦国章台,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赵国有一块宝物叫做和氏璧,秦王听说了之后,告诉赵王希望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但赵王担心给了和氏璧秦国却不履行承诺,于是蔺相如表示他可以当做使臣前往秦国。

蔺相如告诉赵王:“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就这样蔺相如到了秦国,并在大厅上将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看了大喜,但并没有丝毫给城池的意思,于是蔺相如假说和氏璧上有个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将宝玉给了和氏璧,然后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几步靠近柱子,欲让自己和宝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王见状急忙说马上给赵国划分城池,但蔺相如还是不太放心,他提出秦王斋戒5日然后郑重交换,秦王不得不答应,而蔺相如则让人拿着和氏璧偷偷的返回了赵国。

【出处】: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释义】: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归:归还,带回;赵:赵国;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都城。后来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本人。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2

《完璧归赵》寓意: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也应像蔺相如那样,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有勇有谋,有理有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完璧归赵》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主要人物简介:

蔺相如,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第2张
  

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

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孝成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

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赵括果然惨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幸得五国出兵相救,蔺相如大约在这一个时期去世。

标签: 完璧归赵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meigu.com/qg/shenghuochangshi/lxd6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