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秀美谷 >

情感 >阅读 >

吴晗人品到底如何

吴晗人品到底如何

太过偏执,急功近利,不懂政治却走上了仕途。

吴晗人品到底如何1

吴晗人品如何,为何评价他为两截人,他惨死后钱钟书说出了答案。

吴晗,原名吴春晗,1909年出生于浙江义乌,从小酷爱历史,12岁时到金华求学。

吴晗的前半生可以说十分的光彩,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思想进步,为人厚道。

1925年,吴晗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不幸,吴家家道中落,为了养家糊口,他无奈地放弃了学业,做了一名小学教师。

心高气傲的他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1927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然而刚刚读了一年,该校突然停办,幸运的是他一年后来到上海,又考入了中国公学。

吴晗会写文章,精通明史,但数学不行,他在报考北大的时候,数学为零分。

按照当时大学的规定,凡是考试科目有不及格者,一律不得录取。

眼看吴晗无缘北大梦,幸好胡适珍惜人才,极力推荐保举,吴晗顺利地进入了清华大学。

因为吴晗家境不好,胡适对他特别上心,主动帮他联系了勤工俭学,改善他的生活;而吴晗也视胡适为恩师,两人相处的非常融洽。

吴晗人品到底如何
  

1930年,吴晗整理《佛国记》遇到了困难,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胡适,他写信给恩师:“我知道您很忙,但除了您我再也想不出还有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收到信的胡适义不容辞,给了吴晗许多帮助。

抗战全面爆发后,吴晗作为热血青年自然悲愤难平,他带着体弱的妻子袁震离开了北平,去了大后方。

1937年,吴晗应西南联大之邀前往云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继续自己对明史的研究。

国难当头,山河破碎,政府腐败,无以为继……

好友张荫麟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吴晗的思想开始转变,在妻子袁震的影响下,他彻底向左了。

1943年7月,吴晗正式加入民盟,书生不擅长政治,但他非要掺和政治,这是他人生厄运的开始。

从前的史学家变成了社会活动家,吴晗四处奔走,积极宣传反蒋抗日,言论越来越激烈,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写过一本像样的史学著作。

抗战胜利后,袁震得了重病,急需赴上海治疗,可吴晗没有钱,他只能求助于民盟的罗隆基。

罗隆基帮助吴晗筹到了路费,袁震因此转危为安。

应该说,胡适与罗隆基都对吴晗有恩,前者帮他完成学业,教他做人;后者解他燃眉之急,助他一臂之力。

可是,吴晗又是怎么报答他的恩人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吴晗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学而优则仕,觉面今是而昨非,他忘了自己的恩师,也挥手告别了往日的朋友。

建国后,吴晗担任北京副市长,随后主持了明十三陵的发掘工作,由于当时的技术落后,发掘工作毫无意义,反而损坏了很多文物。

在此期间,吴晗表现地十分积极,上头转达什么,他便支持什么。

批判胡适时,吴晗对外宣称:“胡适之做过我的老师,没给过我什么,我之有些知识,主要是靠自学。”

胡适对吴晗有再造之恩,吴晗却翻脸不认账,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学。

好友沈从文落难,在博物馆扫地时,巧遇吴晗,他想与其握手,但吴晗为了划清界限,视而不见。

反右运动时,吴晗对着罗隆基破口大骂,似乎早就忘了当年的资助之恩。

书生变成了政客,该忘的早忘了。

吴晗人品到底如何 第2张
  

拆北京城墙时,吴晗十分配和,指责林徽因保守,不合时宜。

林徽因气极了,她带着悲愤离开了人世。

吴晗管不了这么多,他志得意满,一帆风顺。

只不过,世事无常,吴晗没想到自己也会有倒霉的一天。

1965年,姚文元在报上发表文章,指责吴晗写的京剧《海瑞罢官》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于是乎,昔日清白的吴晗被扣上了“叛徒,特务”等罪名。

1968年的特殊时期,吴晗全家遭到了灭顶之灾,他先被游街,再被关押,临死前大吐鲜血,头发全被拔光,连骨灰都下落不明,而他的妻子袁震则早在几个月前就被迫害致死。

据说,吴晗在临死前拼命地为自己辩解,但没人愿意相信他的话,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百口莫辩,什么叫生不如死。

悲剧还没有结束,他的养女吴小彦因为难以忍受外界的风雨,在22岁的时候含恨自尽,一家四口人只剩下了养子吴樟。

《海瑞罢官》是桩冤案,可吴晗死得冤吗?

1990年,在一次文学家的聚会上,大家谈起了吴晗的事迹,一向做学问的钱钟书不紧不慢地说道:“57年那会他整别人也挺狠。”

是啊,你整别人时为什么不去想想别人可怜呢?

胡适远走他乡前,感叹道:“吴晗可惜啊,他走错了路。”

吴晗的确走错了路,他从政后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抛却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背上了欺师灭祖、忘恩负义的名号,实在让人同情不起来。

每个人都生活在时代的车轮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但无论如何,人都不能忘本,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你纵然无能为力,也不能为了升职丢了道义。

吴晗不是坏人,他的主要问题在于太过偏执,急功近利,不懂政治却走上了仕途,成了后世眼中的“两截人”。

吴晗人品到底如何2

在史学界有较大影响的文章。1934年吴晗毕业留校任教,开设明史和明代社会等课目,影响直追陈寅恪、张荫麟这些史学大家。

吴晗年轻时的一个重要史学成绩是关于“建州史”的研究。建州乃女真族先祖之地,努尔哈赤入关并建清王朝后,竭力否认建州曾在明朝管辖之内,并在清修《明史》中对过往历史进行篡改、伪造和歪曲。正如鲁迅指出的那样:“现在不说别的,但看雍正,乾隆两朝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震惊。

吴晗人品到底如何 第3张
  

全毁,抽毁,删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篡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盛事的,但他们不但搞乱了古书的格式,还篡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于内廷,还颁之于文风颇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很有些骨气的人。”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被一页一页撕毁的。

最终考据结果表明,早在明朝就设有“建州卫”,女真族长期隶属明政府,是中华民族中一员。通过这段研究,吴晗的史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正如他在主编《益世报》史学专刊时表达的那样,一、但论是非,不论异同;二、求真;三、重视“一向不被人们所重视的正史以外的若干记载”;四、“史学是属于社会的民众的'”。

这表明吴晗对官修历史产生了严重质疑,他在《史学》一周年的致辞中写道:“我们认为帝王英雄的传记时代已经过去了,理想中的新史乃社会的、民众的。”

标签: 吴晗 人品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meigu.com/qg/yuedu/mnz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