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秀美谷 >

养生 >中医养生 >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华夏文明当中,有着一项默默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的传统文化——中医。中医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医药活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1

最早的中医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定论,部落族群中的祭司多数担任医师的职责,就是我们统称的巫医。最早的医药卫生活动起源于商朝。

由于当时战乱严重,著名政治家伊尹通过对药物的煎熬去害,将单味药演变为现在的复方。而到了周王朝,《周礼》中便清楚的记载了四类医学:食医、疾医、疡医、兽医。通过这些令当时的人在面对四时之疾和五毒之病不再畏惧。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医和也提出了: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的理论。之后,扁鹊在《难经》中确立中医诊断学,即“望、闻、问、切”,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阴阳五行才正式进入中医理论。

秦汉时期,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便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参考文献,病方内容显示当时已有中药复方配伍理论。而其中记载的痔疮的治疗方法运作至今。

之后《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也标志着当时本草学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相传《神农本草经》是由神农氏尝百草所著,其实,《神农本草经》是由秦汉时期多位医学家经验的合辑,最早的中药学文献其中提出的“四气五味”学说一直沿用至今。

《黄帝内经》提出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重视脏腑经络三大特点,正式确立了中医这一庞大学科体系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医进入了系统理论总结的新阶段

书中讲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信巫不信医者不治。更是将几百年来的“巫医”称谓彻底分开。

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奠定了中医辩证基础,通过外在表现来辨别身体内部疾病,再加以治疗,两部著作记录药方两百余篇,为之后的.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也正是如此,大量按地域划分的医派就此形成。

明清时期,在当时国外还在面临鼠疫、天花、黑死病等“不治之症”时,中医就已经有了最初的种痘技术,成功缓减了温病若带来的灾难,百姓健康也带动国家生产与发展,才有了万国朝拜的盛世景象。各医派更是百花齐放。清代初期,聚集了以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巢崇山为代表的一批名医人物,为中医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到了近现代,随着列强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及文化入侵,中医受到了来自西方医药的冲击,当时以胡适先生和鲁迅先生为首的先进人士,更是提出废除中医的理论。中医学科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只能在夹缝中自求生存。

直到1936年《中医条例》的出台,中医才又一次拥有一席之地。1956年中央认命政府发布公函,设立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和成都中医学院,将中医设为扶持发展对象,中医也真正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春天。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更是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中指出:

①.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②.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③.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④.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⑤.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⑥.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⑦.加快民族医药发展。

⑧.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⑩.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十条详细说明可国家对中医药的定位及具体规划。

中医迎来了历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2

三皇时期(--公元前3000年)

神农尝百草,黄帝论医药,伏羲制九针的传说,蕴含着几千年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神农尝百草,将草药分为上品药(养命)、中品药(养性)、下品药(治病),经后世不断完善,最终将《神农本草经》大成于东汉时期。

黄帝论医药,与岐伯的经典对话被后世不断完善,并被著成《黄帝内经》,该书大成于西汉时期。

《黄帝内经》乃至整个中医史上的重点都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中医的评级也是根据医生是否能让人们保持健康而定。在疾病发生后才能采取行动的医生(此时即使不是专业人员,也能看出来病症),在古代被视为劣等的医生。

《黄帝内经》中说道:如果等到疾病发生后再去治疗,就如同国家发生动荡了再去治理,如同口渴了才想起钻井,那一切不是太晚了么?

伏羲制九针

相传伏羲不仅发明了阴阳、五行、八卦(另有说法是先秦时期提出),而且开创了针灸的先河

针灸包括针刺和灸法,两者都是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阴阳,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针刺主要是用针刺入人体穴位,刺激经络并搭配各种行针手法。

灸法则主要是用艾叶制成艾绒、艾柱、艾条等,点燃之后直接或简介熏蒸穴位,“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夏商时期人们就开始运用汤药和酒水治疗疾病。《诗经》和《周易》的完善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医祖”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即观气色、听声息、询症状、摸脉象。

扁鹊是中医的鼻祖,也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著有《难经》、《内经》和《外经》三大著作,但仅有《难经》被流传下来,其他两本著作都失传了。

“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后来《难经》的一些诊断方法被纳入《黄帝内经》。

秦汉时期(公元前220-265年)

秦汉时期是中医药发展最为迅速和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被不断完善,大成于西汉时期。该书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灵枢》侧重于经络和针灸等具体手法,而《素问》则偏向于讲述阴阳五行、病理机制等理论。

《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经验主义发展为理论主义,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框架。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记载365种药物,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东汉末年,“乱世造英雄,时疫出名医”。诞生了对中医药发展极为重要的三人,即医圣张仲景、医仙董奉和神医华佗,史称建安三神医(建安三圣)。

张仲景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其旷世奇作《伤寒杂病论》系统的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八纲辨证”和“六经辩证”。《伤寒杂病论》被西晋王树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时也是日本汉方医学的主要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仲景时代便提出的通过冷敷治疗某些疾病的方式,西方直到18世纪才加以推广。

华佗是全能的外科医生,是“外科鼻祖”。自制“麻沸散”在手术时减轻病患的痛苦。而在此后的1600多年里,西医在进行手术时都不给患者使用麻醉剂,那个时代西医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通常是以最快速度进行手术,但仍然会导致大量患者的休克、昏厥和死亡。

华佗崇尚简单,一般采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疾病。但甚为可惜的是,华佗最重要的著作《青囊书》同样失传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华佗时代便已经开创了外科手术,但由于古代多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不能轻易打开。因此外科手术的思想被极大的禁锢,进行外科手术被错误的认为是医学不精,通常是一些地位较为低下的人作为操刀手。

“建安三圣”的最后一位是“杏林妙手”董奉。董奉医治病人从不收钱,只让病人种杏树作为报答。日积月累,其园子里的杏树长成一片杏林。而杏子成熟的时候,他就让想买杏子的人用谷子来换,再用换下来的谷子救济百姓。这就是“医者仁心”的由来,他的杏林也演化成一个成语叫“杏林春暖”,从此之后,“杏林”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

两晋时期(公元266-420年)

两晋时期虽然统治阶级较为混乱,但中医发展却没有停滞,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西晋的王树和及东晋的葛洪。

王树和是张仲景弟子卫汛的好友(也有说法认为王树和本人也是张仲景的弟子),是张仲景的小迷弟,他选录汉代以前各大名医的脉学之论说,集脉学大成,并结合临床实际,系统归纳24种脉象,汇编成《脉经》。

他的另一大贡献是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整理,该书因三国时期连年战乱及瘟疫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树和对其重新加以编排,并一分为二,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使得该书得以完整流传。

东晋葛洪流传下来的医学著作主要为《肘后备急方》,他主张用简便易得之方,反对用贵重难求之药,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尤其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而西方则是在16世纪才提出来。

唐宋时期(公元618-1279年)

从唐朝开始,统治阶级开始重视中医的教育和发展,设立各种中医机构和医师。,唐代医学教育主要包括家传、师授、自学和上官方医学校等方式。由官方机构组织编排的《新修本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药王孙思邈。他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两册典籍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他提出“大医精诚”的理念,认为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也要有高尚的医德。

宋朝时中医药的发展达到巅峰。甚至连开国皇帝赵匡胤都可以为士兵治病疗伤。官修的最完善的医药图书《本草图经》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药物学巨著,由全能人才苏颂主编。

另外由北宋医学家王怀隐主编的《太平圣惠方》总结了隋朝及以前的医学知识,堪称当时的中医药巅峰之作。

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

金元时期产生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杲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合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因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邪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第2张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2年)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耗时27年,遍历大江南北,呕心沥血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有五十二卷,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为60类

在明朝以前,临床治疗主要参考《伤寒论》为主,有的人认为,《伤寒论》只是为治伤寒而设,这个伤寒,是狭义的,并不包括温病。张仲景可能还有《温病论》,但是已经散佚了。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伤寒论》的伤寒,是广义的,是包括温病在内的,能治伤寒就能治温病。

以感冒为例,如果是浑身发冷,全身难受,这种多半是伤寒,如果是先嗓子干、疼、鼻腔难受,后面才会扩展到全身症状,这种多半是温病。

明朝时诞生了新的关键性医学流派温病学。明末吴有性于其著作《瘟疫论》中,认为疫病起源于戾气,从口、鼻而入。他主张沿用刘完素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温热病与瘟疫,认为不应该采用传统伤寒学派主张的热性药物。而应使用正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清朝时,温病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叶桂、薛雪、吴瑭、王世雄被称为温病四大家。

叶桂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最擅长治疗时疫,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

薛雪与叶桂同时而齐名,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病篇》为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非常大。

吴瑭19岁时,父亲患病,四处求医但其父最终去世,这件事情极大的刺痛了吴瑭,他认为自己“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于是产生了强烈学医的愿望。

吴瑭在《温病条辨》一书中,提出辨阴阳,别水火之理论,以三焦进行温病辨证,上焦心包络与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系指病之阶段。三焦辨证与叶桂的卫气营血辩证法,构成温病学说的核心。

王士雄生活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著有温病学通论类著作《温热经纬》,此书为温病学之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学习温病学的入门之作。

面临“内忧外患”,几度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甚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官员也存有灭亡中医药之心。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3

一、中医药的历史发展

1.中医药历史发展脉络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夏代(约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

进入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了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西晋时期(265-317),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初步形成了经络、针灸理论。

唐代(618-907),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明代(1368-164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清代(1644-1911),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瘟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

2.中医药特点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第一,重视整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第二,注重“平”与“和”。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第三,强调个体化。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着眼于调整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整体功能失调的状态。

第四,突出“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

第五,使用简便。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中医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第3张

3.中医药的历史贡献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从宏观、系统、整体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深深地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实践,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针灸的神奇疗效引发全球持续的“针灸热”。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同时,乳香、没药等南药的广泛引进,丰富了中医药的治疗手段。

标签: 发展史 中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iumeigu.com/ys/zhongyi/64p5y.html